日本网友不服中国大米获金奖,看中国大米产业崛起。

发表时间:2019-12-14 14:26

闵氏米业】2019年10月9日,在第二届中国·黑龙江国际大米节上,来自中国北大仓集团的“黑土地”牌大米“五优稻4号”产品与日本鱼沼的“越光米”产品在评比中同时蝉联大米节金奖。

消息一出,很多 日本网民对中国大米和日本大米同台得奖表示不服,不承认中国大米有日本大米好

真是隔着个东海都能闻到一股酸味飘来。

中国就怎么产不了好的大米?

大米养育万代中国人

一个数千年以来一直以大米为主食,且养育着十四亿人口的文明古国,生产不出好的大米,说出这样的话不觉得很可笑吗?

对于今天的中国人来讲,粮食已经不是那么稀缺的东西了。今天的中国也未曾出现因没有粮食吃而饿死人的新闻了。

这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在民生层面上的最基本保障。

从温饱到小康,一方面是得益于国民收入水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的提升,另一方面,得归功于粮食产量和粮食多样性的逐年攀升。

统计局数据显示:2018年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117038.21千公顷,粮食产量65789.22万吨,相比于20年前的1999年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113160.98千公顷,粮食产量50838.58万吨。过去的20年里粮食的种植面积上升了3.43%,而对应的粮食产量上升了29.41%。

数据源自:国家统计局网站

如果从2003年取消农业税来计算,效果更为显著。

20年来粮食的种植面积没怎么增加,可产量得以大幅上升。 单位面积下的产量的攀升,除了归功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成果,解放了依靠小农经济的体力种植之外,更重要的是在育种及种植上的相关技术研究上的突破性成果

效率的提升往往是有个极限值的,当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,难免会遇到难以突破的瓶颈。而在怎么去解决病虫、旱涝以及水稻品种的育苗等技术上的难题,才是提升在单位面积内种植产量的最根本因素。

相比于西方为了追求产量,而推行较为激进的“转基因技术”。我们在满足粮食供给的前提下,选择了专注于较为保守的“杂交水稻”研究之路,通过不同品种的优良性状互补,进行育苗、种植的水稻品种,并取得了相当大的突破。

作为一个以大米为主食的民族,我们在水稻育种及种植的研究上,已经实现了领跑全世界。

1995年刚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袁隆平老先生, 率先提出“形态改良与杂种优势利用相结合”的超高产育种技术路线,成为中国超级杂交稻育种的灵魂思想

在该技术路线指引下,2011年,“Y两优2”杂交水稻百亩连片平均亩产达926.6 kg(13.9 t/hm2);2014年,“Y两优900”创造百亩连片平均亩产1026.7 kg(15.4 t/hm2)的新纪录,已两倍于同时期的中国水稻平均产量。

2019年10月,被袁隆平看作突破亩产1200公斤“天花板”关键的第三代杂交水稻,在湖南省衡阳市以首次公开测产方式全面亮相。

在“杂交水稻之父”袁隆平老先生的带领下,我们水稻育种技术已经走出国门,走向世界,走上了数十亿人的餐桌。

产量到品质的提升

量上的提升,解决的只是温饱问题,质上的提升,才是实现高品质的生活。

作为我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的东北平原,从早些年的“北大荒”摇身一变成为今天的“北大仓”。“北大仓”顾名思义,就是北边的大粮仓,这里盛产的大米,一直是全国人民餐桌上的向往。

说起东北大米,大家的**反应肯定是这片稀有的土壤环境了。

在这块最负有水稻种植价值的松辽流域(黑龙江省、吉林省、辽宁省)平原地区。由于它冬季漫长,降雪频繁,土壤在漫长的冬季里积累了充足的养分,也减少了病虫害发生,同时吸收了足够的氮、磷、钾等多种矿物元素。再加上阳光雨露充足,又有纯净无污染的灌溉用水,独有的地域优势,为水稻种植提供了良好的先决条件,也保证了东北大米独有的高品质

这种土壤性状好、肥力高,适合农作物种植的环境,找遍全世界也就只有三处。另外,两个地方分别是在 乌克兰大平原和北美洲 密西西比河流域

品质上乘,米粒均匀,色泽光亮,醇厚绵长,芳香四溢。黑龙江省五常市地理环境及气候条件的优势,再加上大米种植的悠久历史, 使五常大米在东北大米中脱颖而出

在这超过100平方公里的优质土地上,一个位于黑龙江省南部,吉林省北部的五常市是这次国际大米节的主角。这里生产的北大仓黑土地牌“五优稻4号”产品,被誉为中国**的大米,也就是荣获此次品评品鉴金奖的参选品种。

从“北大仓”集团到“黑土地”品牌,这家黑龙江的老牌粮油生产企业,率先看到东北大米的产品价值及市场潜力。同时也让这家企业在五常市生产的大米享誉全球。

产于五常地区的“黑土地”牌大米,由于可速溶的双链糖积累较多,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。品味过正宗五常大米的人,无不为那唇齿留芳、经年不忘的饭香所陶醉,正所谓"一餐五常米,浑忘酒肉香"

悲哀的日本“吃瓜群众”

中国大米与日本大米一同获奖,一时引起了诸多日本网友的各种无端质疑。

从日本网友的一些言论来看,没见他们去激励本土水稻种植生产商要加油,中国大米快要赶超了。 反而很搞笑地一致表示“中国大米不可能比日本的大米好”。

既然说中国的大米不好,不好在哪里,也是没讲出个什么所以然。 没有经过任何的考证,一味地去绑架日本民众的民族优越感,从而达到在舆论上的引导目的。

这群 曾经被冠名为高素质的日本民众, 这种自砸招牌的言论 行为,简直像极了“吃瓜群众” 。

也未免也不是一种极大的悲哀。

的确,日本近百年来在水稻种植的科研投入上要优于中国,也取得了不错的研究成果。

但不可否认的是,中国农民上万年的 水稻种植经验,可是要远远早于日本。咱们东北“黑土地”超过百万平方公里的 天然种植优势,也是日本所不可比拟的。再加上,近些年来以袁隆平老先生为首的 水稻种植科研实践中国已经实现了对日本水稻的技术上赶超。

总的来讲,无论是从技术育种、种植经验 、产值规模还是环境优势上,中国东北的大米早已不差于日本大米了。

日货好,不错!但今天不代表昨天,个体更不泛指所有。

思维上的扭转,得要跟上时代的步伐。

否则,会被别人当成笑点来看。


免责声明:本站部分信息摘自互联网,如有侵犯,请联系我们立刻删除。另,本文的真实性和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承诺,仅供读者参考!

友情链接:绥化大米 黑龙江大米 东北大米 五常大米 庆安大米‍ 闵氏米业